七、小议“琴有所宜,琴有所忌”
(一)琴有所宜
(二)琴有所忌
琴有所忌是说,琴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,并非是什么人都能问津的。没有一定素质的人,不宜于琴。
所谓琴有三俗:“心中无德。口上无髯。腹内无墨。”
心中无德的意思很好理解。这样的人没有安祥清净的气质,受世俗炎嚣的拘制,自然难体琴道,不宜于琴。这样的人若要弹琴,所出多是粗俗浮躁之声,自然也就成了俗琴。
口上无髯的意思并不是说不长胡子就不宜弹琴,而是说弹琴宜有一定的生活经历。幼稚而缺乏生活体验的人,难以深入理解琴道,故不宜于琴。这样的人若要弹琴,多是只图热闹,而不知意趣何在,当然是俗琴。
腹内无墨是指不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,肚子里没有学问的人,大多没有能力理解琴道,故不宜于琴。这种人弹琴,多是会把雅乐搞成了粗俗之声,不是俗琴又是什么。
所以,心中无德者,口上无髯者,腹内无墨者,皆不宜于琴。若不提高自己的素质,弹琴大多也不过是俗琴罢了。俗而失雅,自非琴人。
另外,古人曾有武士、商贾、优伶、百工等不宜于琴的说法。对这一点,恐怕今天的观念应有一些变化。
传统说法所谓这些人不宜于琴是因为:武士往往凶戾粗犷,商贾往往利欲悭贪,优伶往往庸俗艳媚以求娱人,百工往往不免粗俗,如此等等。所以,这些人在传统中被列为不宜于琴的范畴。
而在现代,社会有了很大的变化。所以,琴有所忌的理解也不能过于教条。体育运动在现代非常普及,自然不能说习武之人都是凶戾粗犷者。商品经济社会,大多数人都与商业有关,自然不能说从商者都是利欲悭贪者。现代的演艺业与过去的优伶的性质已不完全相同,自然不能说从事演艺业者都会以庸俗艳媚取悦于人。现代百工的教育程度也在提高,自然不能说百工之人都是粗俗者。如此等等。
所以,对琴有所忌的理解不能简单地以职业划分。对于一些人群是否不宜于琴,当然应该一分为二地看。习武之人之不具凶戾粗犷之气者、从事商业而并不利欲熏心者、从事演艺业而不以庸俗艳媚取悦于人者、百工之人而不落粗俗者,当然都不在所忌之列。
而但凡弹琴者,都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,这一点却是非常正确的。
有所宜,有所忌,对文化群体的要求较高,这也是琴文化有别于其他通俗文化的明显特征之一。所以,一直都有琴不妄传之说。琴学老师收徒把关较严格,这也是非常正常的事。 |